矮小非病,勿亂打賀爾蒙增高
家長希望子女快高長大,但子女身高早有遺傳因素注定。大部分出現矮小徵狀的兒童,不長高的原因更是不明,令家長困惑。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表示,部分家長過分緊張,以為多做跳高、打波等運動,甚至吃增高營養品可助遺傳性的矮小孩子增高,但其實未必有用。她建議,家長若擔心子女生長狀況,可向專科醫生求助。
「矮小不是病!」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表示,若孩子的高度在一百名同齡兒童中,屬於最矮的三個,醫學上可界定為矮小。長得矮小主要受家族遺傳影響,其餘則為原因不明。另外,生長賀爾蒙、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、出生時身長及體重較同周數嬰兒少,都有機會令兒童偏矮。她說,嬰兒一歲期間生長速度最快,首年平均生長廿五至廿七厘米,兩歲會長高約十厘米。這段時間母嬰健康院的醫生會定期監測幼兒生長速度,若發現未追上同齡兒童便會跟進。三歲童入讀幼稚園後,家長可留意小朋友平均每年有否增高四至六厘米。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由學童初小起監察生長情況。
鄭醫生說,家長對子女矮小的關注程度很極端。有家長看同學合照時發現子女「矮過人」便求醫,求醫前更試過多種「增高」方法,包括要子女打籃球、吃營養補充品、飲奶等。另一方面,卻有家長「太淡定」,子女過了發育期才求醫。她曾遇上家長帶十六歲兒子求醫,當時其子僅一米四七高,「但已變晒聲,發了育,太遲了」。
若發現子女高度生長偏離正常水平,鄭碧純建議尋求專科醫生評估。目前針對矮小問題注射生長賀爾蒙雖有效增加兒童生長速度,但鄭按臨床經驗指出,通常跟進求醫者約半年,當中不足半數人須使用此治療。注射生長賀爾蒙,需要承擔日後血糖增高的風險,因此家長應與醫生討論清楚,才安排子女接受治療。她提醒家長,均衡營養和運動不可或缺,充足睡眠亦有助自身生長賀爾蒙分泌,對改善身高有幫助。
資料來源: 東網
以上資訊由醫生提供,只可作教育用途,如有身體不適,請向醫生求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