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歲前黃金期 早察發展遲緩
腦部發育是幼兒成長的關鍵,當中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,例如遺傳、疾病、生活習慣或教育方式不當等,均有可能影響孩子發展遲緩。家長如有懷疑,應盡早趕及於三歲前給孩子進行全面相關檢查,以便接受治療,須知道年齡愈大,過了腦部發育黃金期,改善的難度將愈高。
專業指標檢定
家長懷疑子女有發展遲緩,往往由一些小事開始發現,例如說話總是口齒不清、理解能力低、身體平衡力差而容易跌倒等,但醫生不建議家長單憑症狀去肯定子女是否有相關問題,應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有系統性的檢測來作定論。
現時無論政府或私營醫療機構,都有提供相關的評估服務。兒科專科醫生鄭碧純指出,很多人都以為只有長不高才屬於發展遲緩,事實上發展遲緩可分為很多範疇,其中一種是低於同齡兒童應有的平均發展水平,必須及早進行治理。不過,亦應注意絕不可以兒童單一段時期表現來定斷,因大部分孩子都可能在某個特定的階段出現發育遲緩,而亦只有出現綜合長時間或整體趨勢的發展遲緩徵狀,並配合各種客觀的專業指標檢定,才可被正式確診。
包括身心行為
最常見的發展遲緩,例如認知能力問題,即對人、事、物,包括概念、邏輯、記憶、理解和表達等,較同齡者的認知相較遲緩,當中又再細分為智力障礙、發展性學習障礙、注意力不足多動症,其次還有集中於身體和語言等出了問題,包括各種生理發展未達到該年齡應有的發展指標,常見有知覺障礙、感官障礙、動作障礙、平衡力差等。語言方面則有理解、表達能力較差,而有口吃、發音異常等都屬於這範疇內。
最後,就是情緒及行為方面,例如心理情緒和行為表現,不符合目前生理年齡應有的狀態,好像患上自閉症、亞氏保加症(類近自閉症,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,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)、廣泛性發展遲緩等。至於生活自理上不能做到與年齡相符、環境適應能力欠佳等,都有可能屬於發展遲緩而引致的問題。
涉及多種腦疾
可引致發展遲緩的疾病非常多,例如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神經系統受損而影響生長發育。相關先天性感染包括梅毒、人類免疫不全病毒、腸病毒和德國麻疹等。在懷孕期間受到感染,嬰兒較易有腦部病變,例如水腦症、小腦症等。後天的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等,都可增加出現水腦、腦積水等問題,影響神經系統,以及令發展遲緩而出現學習及認知異常。
至於多種急性或慢性的腦部病變,都會影響腦壓上升、頭痛、痙攣、四肢運動失調和感官改變等,增加引發包括腦性麻痹、智能障礙、癲癇、聽覺和視覺障礙等多種問題,形成不同程度的發展遲緩。
除此,如患有心肌炎等影響血壓的疾病,也有機會導致血壓過低而造成腦部缺血,有礙腦部發展。飲食上,有時慢性腸胃炎引致的營養吸收不良,也可能影響腦部發育。
先天遺傳因素
撇除部分疾病因素,發展遲緩的成因眾多,部分更無法找出確切原因。雖然很難找到主要病因,但初步可先從「先天」與「後天」的角度切入,嘗試歸納出可能造成發展遲緩的種種因素。
最多人關心的就是先天遺傳因素,全賴現代孕檢及新生兒篩查成效全面提高,近年因先天遺傳所致的發育遲緩比率已較低。當中包括如唐氏綜合症、威廉氏綜合症(屬基因缺陷疾病,病徵包括出現先天性心臟病及智障等)、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等,或先天性的感官缺憾,例如聽覺或視覺受損等。
後天養育問題
近年愈來愈多發展遲緩個案的成因被確診屬後天所致,例如於平日成長環境中攝取了過量有毒污染物質而引致,亦有的是由於不良教養環境形成,好像成人的過度照顧,不按適齡所需而施教,又或過於溺愛而遲遲不讓孩子接觸新事物,均可引發學習及感官發展上的遲緩。
因此建議成人照顧幼兒時,每日不應抱太長時間,以防導致他們自由活動量太少,亦不應阻止幼兒爬行及探索新事物等。必須注意,因為幼兒身體感官系統內,非常重要的一環是觸感,這方面在孩子出生後即發展得特別迅速,但如果嬰孩長期處於被抱護或包裹狀態下,肌膚很少暴露於外界,加上又很少觸碰其他東西,那很可能於孩子四、五個月的時候,觸覺還沒有發展起來,便可導致他們不能如同齡孩子般有相若標準的冷或燙、粗或幼,甚至疼痛的認知感覺。
Puberty
兒童身高
醫生話你知——留意孩子身體的變化
兒童乳房腫塊
兒童發育
兒童發育遲緩
孩子發育
孩子矮小的原因
身高
增高
長高年齡 - 青春期
生長問題
矮小症
過早發育、發育遲緩
增高治療-持續性治療
增高治療 - 時期有多長?
出生小於胎齡個案
特納氏綜合症 / 魯能綜合症
特納綜合症個案 發育不良
發育不良三歲前黃金期 早察發展遲緩